物流小知识
门到门服务承运人在托运人的工厂或者仓库接货,负责运抵收货人的工厂或仓库交货叫门到门服务。
托盘运输托盘运输是将货物以一定数量组合码放在托盘上,连盘带货一起装入运输工具运送物品的运输方式。
甩挂运输甩挂运输是用牵引车拖带挂车至目的地,将挂车甩下后,换上新的挂车运往另一个目的地的运输。
一般运输指孤立地采用不同的运输工具或同类运输工具而没有形成有机协作关系的运输。
联合运输简称联运,是使用同一运输凭证,有不同运输方式或不同运输企业进行有机衔接运送货物,利用每种运输手段的优势以充分发挥不同运输工具效率的一种运输形式。
直达运输指在组织货物运输时,利用一种运输工具从起运站、港一直运送至到达站、港、中途不经过换载、不入库存的运输形式。
中转运输
在组织货物运输时,在货物运往目的地的过程中,在途中的车站、港口、仓库进行转运换装,包括同种运输工具不同运输线路的转换运装,不同运输工具之间的转运换装,称为中转运输。
大陆桥运输
用横贯大陆的铁路或公路作为中间桥梁,将大陆两端的海洋运输连接起来的连贯运输方式称作大陆桥运输。
“O.C.P”运输
o.c.p.是overlandcommonpoints的缩写,是我国对美国签订贸易合同,在运输条款中经常见到的一个词语,是用来说明海上运输目的地的术语,译做“陆路共通点”。
所谓“陆路共通点”是指美国西海岸有陆路交通工具与内陆区域相联通的港口。美国内陆区域,是以落基山脉为界,即除紧邻太平洋的美国西部九个州外,其以东地区均为适用o.c.p.的地区范围。o.c.p.的运输过程就是我国出口到美国的货物海运到美国西部港口(旧金山、西雅图)卸货,再通过陆路交通(主要是铁路)向东运至指定的内陆地点。
o.c.p.运输是一种特殊的国际运输方式。它虽然由海运、陆运两种运输形式来完成,但他并不是、也不属于国际多式联运。国际多式联运是由一个承运人负责的自始至终的全程运输;而o.c.p.运输的海运、陆运段分别由两个承运人签发单据,运输与责任风险也是分段负责。
o.c.p.是一种成熟的国际航运惯例。美国o.c.p.运输条款规定,凡是经过美国西海岸指定港口转往内陆地区的货物,如果按照该条款运输,可以享受内陆地区运输的优惠运费率,即陆路共通点运费率(o.c.p.rate),比当地运费率(localrate)约低3%——5%,同时可以享有直达美国东海岸港口每尺码吨3.5美元的海运费,内陆转运费、码头费、装卸费等以附含其中。因此,采用o.c.p.运输,对进行出口双方都有利。
采用o.p.c.方式运输,即使货物的最终目的地分散在美国内陆区域的好几个地方,只要把所有货物的品名并列在一份提单上,且在最终目的地处注明o.c.p.陆路共通点,承运人将合并计算含装卸、仓租、码头及内陆转运在内的内陆转运工作,收货人在指定目的地提货,从而大大方便了收货。
运输方式
1.公路运输。
2.铁路运输。
3.水运。
4.航空运输。
5.管道运输。
不合理运输
不合理运输是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达到的运输水平而未达到,从而造成了运力浪费、运输时间增加、运费超支等问题的运输形式。目前我国存在主要不合理运输形式有:
1.返程或起程空驶。空车无货载行驶,可以说是不合理运输的最严重形式。在实际运输中,有时候必须调运空车,从管理上不能将其看成是不合理运输。但是,因调运不当,货源计划不周,不采取运输社会化而形成的空驶,是不合理的运输表现。造成空驶的不合理运输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能利用社会化的运输体系而不用,却依靠自备车送货提货,这往往出现了单程实车,单程空车的不合理运输。
(2)由于工作失误或计划不周,造成货源不实,车辆空去空回,形成双程空驶。
(3)由于车辆过分专用,无法搭运回程货,只能单程实车,单程空车周转。
2.对流运输。亦称“相向运输”、“交错运输”,指同一货物,或彼此间可以互相代用而又不影响的管理、技术及效益的货物,在同一线路上或平行线路上作相对方向的运送,而对方运程的全部或一部分发生在重叠交错的运输称对流运输。已指定了合理的流向图的产品,一般必须按合理流向的方向运输,如果与合理流向图指定的方向相反,也属于对流运输。
在判断对流运输时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对流运输不是很明显的隐蔽对流,例如不同时间的相向运输,从发生运输的那个时间看,并无出现对流,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所以要注意隐蔽的对流运输。
3.迂回运输。是舍近取远的一种运输。本可以选取短距离运输,却选择路程较长的路线进行运输。迂回运输有一定的复杂性,不能简单处之,只有当计划不周、地理不熟、组织不当而发生的迂回,才属于不合理运输,如果最短距离有交通阻塞、道路情况不好或有对噪音、排气等特殊限制而发生的迂回,不能称为不合理运输。
4.重复运输。本来可以直接将货物送到目的地,但是在未到达目的地之处,或目的地之外的其他场所将货卸下,再重复装运送达目的地,这是重复运输的一种形式。另一种形式是,同种货物在同一地点一面运进,同时又向外运出。重复运输的最大问题是增加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延缓了流通速度,增加了费用,增大了货损。
5.倒流运输。是指货物从销地或中转地向产地或起运地回流的一种运输现象。其不合理程度要甚于对流运输,其原因在于,往返两程的运输都是不必要的,形成双程浪费。倒流运输也可以看成是隐蔽对流的一种特殊形式。
6.过远运输。是指调运物资舍近求远,近处有资源不调而从远处调,造成浪费现象。过远运输占用运力时间长、运输工具周转慢,物资占压资金时间长,远距离自然条件相差大,又易出现货损,增加了费用支出。
7.运力选择不当。未选择各种运输工具优势而不正确的利用运输工具造成的不合理现象,常见有以下若干形式:
(1)弃水走陆。在同时可以利用水路及陆路运输时,不利用成本较低的水运或水陆联运,而选择成本较高的铁路运输或汽车运输,使水运优势不能发挥。
(2)铁路、大型船舶的过近运输。不是铁路及大型船舶的经济运行里程却利用这些运力进行运输的不合理做法。主要不合理之处在于火车及大型船舶起运及到达目的地的准备、装卸时间长、且机动灵活性不足,在过近距离中利用,发挥不了运速快的优势。相反,由于装卸时间长,反而会延长运输时间。另外,和小型运输设备比较,火车和大型船舶装卸难度大、费用也较高。
(3)运输工具承载能力选择不当。不是根据承运货物的数量及重量选择,而是盲目决定运输工具,造成过分超载、损坏车辆或货物未满载、浪费运力现象。尤其是“大马拉小车”现象发生较多。由于装货量小,单位货物运输成本必然增加。
8.托运方式选择不当。对于货主而言,在可以选择好的托运方式而为选择,造成运力浪费及费用支出较大。
例如,应选择整车未选择,反而采取零担托运,应当直达而选择中转运输,应中转运输而选择了直达运输等都属于这一类型的不合理运输。
运输的合理化
由于运输是物流中最重要的功能要素之一,物流合理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输合理化。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因素有很多,起决定性作用的有五方面因素,称为合理运输的“五要素”。
1.运输距离。在运输时,运输时间、运输货损、运费、车辆或船舶周转等运输的若干技术经济指标,都与运距有一定比例关系,运距长短是运输是否合理化的一个最基本因素。缩短运输距离从宏观、微观者都会带来好处
2.运输环节。每增加一次运输,不但会增加起运的运费和总运费,而且必须要增加运输的附属活动,如装卸、包装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也会因此下降。所以减少运输环节,尤其是同类运输工具的环节,对合理运输有促进作用。
3.运输工具。各种运输工具都有其使用的优势领域,对运输工具进行优化选择,按运输工具特点的进行装卸运输作业,最大限度的发挥所用运输工具的作用,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一环。
4.运输时间。运输是物流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的环节,尤其是远程运输,在全部物流时间中,运输时间占绝大部分,所以,运输时间缩短对整个流通时间的缩短有决定性的作用。此外,运输时间短,有利于运输工具的加速周转,充分发挥运力的作用,有利于货主资金的周转,有利于运输线路通过能力的提高,对运输合理化有很大贡献。
5.运输费用。运输在全部物流费用中占很大比例,运费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物流系统的竞争能力。运输费用的降低,无论对货主企业还是对物流经营企业来讲,都是运输合理化的一个重要目标。运费的判断,也是合理化实施是否行之有效的最终判断依据之一。
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1.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实载有两个含义:一是单车实际载重与运距之乘积和标定载重与行驶里程之乘积的比率,这在安排单车、单船运输时,是作为判断装载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二是车船的统计指标,即一定时期内车船实际完成的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计)占车船载重吨位与行驶公里之乘积的百分比。在计算时车船行驶的公里数,不但包括载货行驶,也包括空驶。
提高实载率可以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车船空驶和未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
2.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运输的投入主要是能耗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设施建设已定型和完成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能源投入,是少投入的核心。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大大的节约运费,降低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达到合理化的目的。
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运输社会化的含义是发展运输的大生产优势,实现专业分工,打破一家一户自成运输体系的状况。
一家一户的运输小生产,车辆自有,自我服务,不能形成规模,且一家一户运量需求有限,难于自我调剂,因而容易出现空驶、运力选择不当(因为运输工具有限,选择范围太窄)、不能满载等浪费现象,且配套的接、发货设施,装卸搬运设施也很难有效的运行,所以浪费较大。实行运输社会化,可以统一安排运输工具,避免对流、倒流、空驶、运力不当等多种不合理形式。不但可以追求组织效益,而且可以追求规模效益,所以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措施。
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的运输。这一措施的要点,是在公路运输经济里程范围内,或者经过论证,超出通常平均经济里程范围,也尽量利用公路。这种运输合理化的表现主要有两点:一是对于比较紧张的铁路运输,用公路分流后,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从而加大这一区段的运输通过能力;二是充分利用公路从门到门和在中途运输中速度快且灵活机动的优势,实现铁路运输难以达到的水平。
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直达运输是追求运输合理化的重要形式,通过减少中转换载,从而提高运输速度,降低装卸费用和中转货损。直达的优势,尤其是在一次运输批量货物和用户一次需求货物量达到了一整车时表现最为突出。此外,在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运输中,通过直达,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和运输系统,也有利于提高运输的计划水平,考虑用最有效的技术来实现这种稳定运输,从而大大提高运输效率。
如同其他合理化措施一样,直达运输的合理性是在一定条件下才会有所表现,不能绝对认为直达一定优于中转。这要根据用户的要求,从物流总体出发综合判断。
6.配载运输。是充分利用运输工具载重量和容积,合理安排装载的货物及载运方法。配载运输也是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的一种有效形式。
配载运输往往是轻重商品的混合配载,在以重货物运输为主的情况下,同时搭载一些轻货物,如铁路运矿石、钢材等重物上面搭运农、副产品等,在基本不增加运力投入、基本不减少重质货物运输情况下,解决了轻货的搭运,因而效果显著。
7.“四就”直拨运输。“四就”直拨是减少中转运输环节,力求以最少的中转次数完成运输任务的一种形式。一般批量到站或到港的货物,首先要进入分配部门或批发部门的仓库。然后按程序分拨或销售给用户。这样一来往往出现不合理运输。
“四就”直拨,首先是由管理机构预先筹划,然后就厂货站(码头)、就库、就车(船)将货物分送给用户,而无需再入库了。
8.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巷工具。依靠科技进步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途径。例如,专用散装罐车,解决了粉状、液状物体运输损耗大,安全性差的问题;袋鼠式车皮,大型半挂车解决了大型设备整体运输问题;“滚装船”解决了车载或的运输问题,集装箱船比一般船能容纳更多的集装箱体,集装箱高速直达车船加快了运输速度,都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合理化。
9.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有不少产品,由于产品本身的形态及特性问题,很难实现运输合理化,如果进行适当加工,就能够有效解决合理运输问题。例如将造纸材在产地预先加工成干纸浆,然后压缩体积运输,就能解决造纸材运输未满载的问题。轻泡产品预先捆紧包装成规定尺寸,装车就容易提高装载量;水产品及肉类预先冷冻,就可以提高车辆装载率并降低运输损耗。
(转自和众季刊2012年秋季卷)
物流小知识
门到门服务承运人在托运人的工厂或者仓库接货,负责运抵收货人的工厂或仓库交货叫门到门服务。
托盘运输托盘运输是将货物以一定数量组合码放在托盘上,连盘带货一起装入运输工具运送物品的运输方式。
甩挂运输甩挂运输是用牵引车拖带挂车至目的地,将挂车甩下后,换上新的挂车运往另一个目的地的运输。
一般运输指孤立地采用不同的运输工具或同类运输工具而没有形成有机协作关系的运输。
联合运输简称联运,是使用同一运输凭证,有不同运输方式或不同运输企业进行有机衔接运送货物,利用每种运输手段的优势以充分发挥不同运输工具效率的一种运输形式。
直达运输指在组织货物运输时,利用一种运输工具从起运站、港一直运送至到达站、港、中途不经过换载、不入库存的运输形式。
中转运输
在组织货物运输时,在货物运往目的地的过程中,在途中的车站、港口、仓库进行转运换装,包括同种运输工具不同运输线路的转换运装,不同运输工具之间的转运换装,称为中转运输。
大陆桥运输
用横贯大陆的铁路或公路作为中间桥梁,将大陆两端的海洋运输连接起来的连贯运输方式称作大陆桥运输。
“O.C.P”运输
o.c.p.是overlandcommonpoints的缩写,是我国对美国签订贸易合同,在运输条款中经常见到的一个词语,是用来说明海上运输目的地的术语,译做“陆路共通点”。
所谓“陆路共通点”是指美国西海岸有陆路交通工具与内陆区域相联通的港口。美国内陆区域,是以落基山脉为界,即除紧邻太平洋的美国西部九个州外,其以东地区均为适用o.c.p.的地区范围。o.c.p.的运输过程就是我国出口到美国的货物海运到美国西部港口(旧金山、西雅图)卸货,再通过陆路交通(主要是铁路)向东运至指定的内陆地点。
o.c.p.运输是一种特殊的国际运输方式。它虽然由海运、陆运两种运输形式来完成,但他并不是、也不属于国际多式联运。国际多式联运是由一个承运人负责的自始至终的全程运输;而o.c.p.运输的海运、陆运段分别由两个承运人签发单据,运输与责任风险也是分段负责。
o.c.p.是一种成熟的国际航运惯例。美国o.c.p.运输条款规定,凡是经过美国西海岸指定港口转往内陆地区的货物,如果按照该条款运输,可以享受内陆地区运输的优惠运费率,即陆路共通点运费率(o.c.p.rate),比当地运费率(localrate)约低3%——5%,同时可以享有直达美国东海岸港口每尺码吨3.5美元的海运费,内陆转运费、码头费、装卸费等以附含其中。因此,采用o.c.p.运输,对进行出口双方都有利。
采用o.p.c.方式运输,即使货物的最终目的地分散在美国内陆区域的好几个地方,只要把所有货物的品名并列在一份提单上,且在最终目的地处注明o.c.p.陆路共通点,承运人将合并计算含装卸、仓租、码头及内陆转运在内的内陆转运工作,收货人在指定目的地提货,从而大大方便了收货。
运输方式
1.公路运输。
2.铁路运输。
3.水运。
4.航空运输。
5.管道运输。
不合理运输
不合理运输是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达到的运输水平而未达到,从而造成了运力浪费、运输时间增加、运费超支等问题的运输形式。目前我国存在主要不合理运输形式有:
1.返程或起程空驶。空车无货载行驶,可以说是不合理运输的最严重形式。在实际运输中,有时候必须调运空车,从管理上不能将其看成是不合理运输。但是,因调运不当,货源计划不周,不采取运输社会化而形成的空驶,是不合理的运输表现。造成空驶的不合理运输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能利用社会化的运输体系而不用,却依靠自备车送货提货,这往往出现了单程实车,单程空车的不合理运输。
(2)由于工作失误或计划不周,造成货源不实,车辆空去空回,形成双程空驶。
(3)由于车辆过分专用,无法搭运回程货,只能单程实车,单程空车周转。
2.对流运输。亦称“相向运输”、“交错运输”,指同一货物,或彼此间可以互相代用而又不影响的管理、技术及效益的货物,在同一线路上或平行线路上作相对方向的运送,而对方运程的全部或一部分发生在重叠交错的运输称对流运输。已指定了合理的流向图的产品,一般必须按合理流向的方向运输,如果与合理流向图指定的方向相反,也属于对流运输。
在判断对流运输时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对流运输不是很明显的隐蔽对流,例如不同时间的相向运输,从发生运输的那个时间看,并无出现对流,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所以要注意隐蔽的对流运输。
3.迂回运输。是舍近取远的一种运输。本可以选取短距离运输,却选择路程较长的路线进行运输。迂回运输有一定的复杂性,不能简单处之,只有当计划不周、地理不熟、组织不当而发生的迂回,才属于不合理运输,如果最短距离有交通阻塞、道路情况不好或有对噪音、排气等特殊限制而发生的迂回,不能称为不合理运输。
4.重复运输。本来可以直接将货物送到目的地,但是在未到达目的地之处,或目的地之外的其他场所将货卸下,再重复装运送达目的地,这是重复运输的一种形式。另一种形式是,同种货物在同一地点一面运进,同时又向外运出。重复运输的最大问题是增加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延缓了流通速度,增加了费用,增大了货损。
5.倒流运输。是指货物从销地或中转地向产地或起运地回流的一种运输现象。其不合理程度要甚于对流运输,其原因在于,往返两程的运输都是不必要的,形成双程浪费。倒流运输也可以看成是隐蔽对流的一种特殊形式。
6.过远运输。是指调运物资舍近求远,近处有资源不调而从远处调,造成浪费现象。过远运输占用运力时间长、运输工具周转慢,物资占压资金时间长,远距离自然条件相差大,又易出现货损,增加了费用支出。
7.运力选择不当。未选择各种运输工具优势而不正确的利用运输工具造成的不合理现象,常见有以下若干形式:
(1)弃水走陆。在同时可以利用水路及陆路运输时,不利用成本较低的水运或水陆联运,而选择成本较高的铁路运输或汽车运输,使水运优势不能发挥。
(2)铁路、大型船舶的过近运输。不是铁路及大型船舶的经济运行里程却利用这些运力进行运输的不合理做法。主要不合理之处在于火车及大型船舶起运及到达目的地的准备、装卸时间长、且机动灵活性不足,在过近距离中利用,发挥不了运速快的优势。相反,由于装卸时间长,反而会延长运输时间。另外,和小型运输设备比较,火车和大型船舶装卸难度大、费用也较高。
(3)运输工具承载能力选择不当。不是根据承运货物的数量及重量选择,而是盲目决定运输工具,造成过分超载、损坏车辆或货物未满载、浪费运力现象。尤其是“大马拉小车”现象发生较多。由于装货量小,单位货物运输成本必然增加。
8.托运方式选择不当。对于货主而言,在可以选择好的托运方式而为选择,造成运力浪费及费用支出较大。
例如,应选择整车未选择,反而采取零担托运,应当直达而选择中转运输,应中转运输而选择了直达运输等都属于这一类型的不合理运输。
运输的合理化
由于运输是物流中最重要的功能要素之一,物流合理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输合理化。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因素有很多,起决定性作用的有五方面因素,称为合理运输的“五要素”。
1.运输距离。在运输时,运输时间、运输货损、运费、车辆或船舶周转等运输的若干技术经济指标,都与运距有一定比例关系,运距长短是运输是否合理化的一个最基本因素。缩短运输距离从宏观、微观者都会带来好处
2.运输环节。每增加一次运输,不但会增加起运的运费和总运费,而且必须要增加运输的附属活动,如装卸、包装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也会因此下降。所以减少运输环节,尤其是同类运输工具的环节,对合理运输有促进作用。
3.运输工具。各种运输工具都有其使用的优势领域,对运输工具进行优化选择,按运输工具特点的进行装卸运输作业,最大限度的发挥所用运输工具的作用,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一环。
4.运输时间。运输是物流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的环节,尤其是远程运输,在全部物流时间中,运输时间占绝大部分,所以,运输时间缩短对整个流通时间的缩短有决定性的作用。此外,运输时间短,有利于运输工具的加速周转,充分发挥运力的作用,有利于货主资金的周转,有利于运输线路通过能力的提高,对运输合理化有很大贡献。
5.运输费用。运输在全部物流费用中占很大比例,运费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物流系统的竞争能力。运输费用的降低,无论对货主企业还是对物流经营企业来讲,都是运输合理化的一个重要目标。运费的判断,也是合理化实施是否行之有效的最终判断依据之一。
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1.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实载有两个含义:一是单车实际载重与运距之乘积和标定载重与行驶里程之乘积的比率,这在安排单车、单船运输时,是作为判断装载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二是车船的统计指标,即一定时期内车船实际完成的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计)占车船载重吨位与行驶公里之乘积的百分比。在计算时车船行驶的公里数,不但包括载货行驶,也包括空驶。
提高实载率可以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车船空驶和未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
2.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运输的投入主要是能耗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设施建设已定型和完成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能源投入,是少投入的核心。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大大的节约运费,降低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达到合理化的目的。
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运输社会化的含义是发展运输的大生产优势,实现专业分工,打破一家一户自成运输体系的状况。
一家一户的运输小生产,车辆自有,自我服务,不能形成规模,且一家一户运量需求有限,难于自我调剂,因而容易出现空驶、运力选择不当(因为运输工具有限,选择范围太窄)、不能满载等浪费现象,且配套的接、发货设施,装卸搬运设施也很难有效的运行,所以浪费较大。实行运输社会化,可以统一安排运输工具,避免对流、倒流、空驶、运力不当等多种不合理形式。不但可以追求组织效益,而且可以追求规模效益,所以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措施。
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的运输。这一措施的要点,是在公路运输经济里程范围内,或者经过论证,超出通常平均经济里程范围,也尽量利用公路。这种运输合理化的表现主要有两点:一是对于比较紧张的铁路运输,用公路分流后,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从而加大这一区段的运输通过能力;二是充分利用公路从门到门和在中途运输中速度快且灵活机动的优势,实现铁路运输难以达到的水平。
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直达运输是追求运输合理化的重要形式,通过减少中转换载,从而提高运输速度,降低装卸费用和中转货损。直达的优势,尤其是在一次运输批量货物和用户一次需求货物量达到了一整车时表现最为突出。此外,在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运输中,通过直达,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和运输系统,也有利于提高运输的计划水平,考虑用最有效的技术来实现这种稳定运输,从而大大提高运输效率。
如同其他合理化措施一样,直达运输的合理性是在一定条件下才会有所表现,不能绝对认为直达一定优于中转。这要根据用户的要求,从物流总体出发综合判断。
6.配载运输。是充分利用运输工具载重量和容积,合理安排装载的货物及载运方法。配载运输也是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的一种有效形式。
配载运输往往是轻重商品的混合配载,在以重货物运输为主的情况下,同时搭载一些轻货物,如铁路运矿石、钢材等重物上面搭运农、副产品等,在基本不增加运力投入、基本不减少重质货物运输情况下,解决了轻货的搭运,因而效果显著。
7.“四就”直拨运输。“四就”直拨是减少中转运输环节,力求以最少的中转次数完成运输任务的一种形式。一般批量到站或到港的货物,首先要进入分配部门或批发部门的仓库。然后按程序分拨或销售给用户。这样一来往往出现不合理运输。
“四就”直拨,首先是由管理机构预先筹划,然后就厂货站(码头)、就库、就车(船)将货物分送给用户,而无需再入库了。
8.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巷工具。依靠科技进步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途径。例如,专用散装罐车,解决了粉状、液状物体运输损耗大,安全性差的问题;袋鼠式车皮,大型半挂车解决了大型设备整体运输问题;“滚装船”解决了车载或的运输问题,集装箱船比一般船能容纳更多的集装箱体,集装箱高速直达车船加快了运输速度,都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合理化。
9.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有不少产品,由于产品本身的形态及特性问题,很难实现运输合理化,如果进行适当加工,就能够有效解决合理运输问题。例如将造纸材在产地预先加工成干纸浆,然后压缩体积运输,就能解决造纸材运输未满载的问题。轻泡产品预先捆紧包装成规定尺寸,装车就容易提高装载量;水产品及肉类预先冷冻,就可以提高车辆装载率并降低运输损耗。
(转自和众季刊2012年秋季卷)
物流小知识
门到门服务承运人在托运人的工厂或者仓库接货,负责运抵收货人的工厂或仓库交货叫门到门服务。
托盘运输托盘运输是将货物以一定数量组合码放在托盘上,连盘带货一起装入运输工具运送物品的运输方式。
甩挂运输甩挂运输是用牵引车拖带挂车至目的地,将挂车甩下后,换上新的挂车运往另一个目的地的运输。
一般运输指孤立地采用不同的运输工具或同类运输工具而没有形成有机协作关系的运输。
联合运输简称联运,是使用同一运输凭证,有不同运输方式或不同运输企业进行有机衔接运送货物,利用每种运输手段的优势以充分发挥不同运输工具效率的一种运输形式。
直达运输指在组织货物运输时,利用一种运输工具从起运站、港一直运送至到达站、港、中途不经过换载、不入库存的运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