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物流起程
自古以来,没有过时的行业,只有过时的模式。物流,可以说是仅次于种植、养殖的古
老行业了,自从有了交通,即有了物流,只不过是近几年发明了“物流”这个新词,把它当
成个时新的行业来看,
并赋予一些新的含义。
其实很不然,
有人,
便有路;
路除了运人之外,
就是运物了;除了自己把物运送,就是托人运物或是代人运物了——于是便有了“物流”这
个概念,或许这也是物流概念的民间的通俗理解。
这个行业永不过时,因为有不断更新的模式。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读过这首
《过华清宫》
绝句的,
都知道这是杜牧用来抨击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
借当年
玄宗荒唐的风流韵事,以史讽今,警戒世君的,但从中也可看出些古代快递的端倪。
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
“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
未变,
已至京师。
”
如果除却历史背景,
单只
“走数千里,
味未变,
已至京师”
,
这
11
个字,
却足以使现代的一些快递公司汗颜,
虽然代价是:
许多差官累死、
驿马倒毙于四川至长安的
路上。
说到古代快递,大致由驿站、民信局和镖局三种形式组成。
驿站:
我们姑且不论古人“家书抵万金”这样的书信和物品的流通,就说成批的物流形式,这
样的机构为人所知最早的应该是驿站,
驿站可以追溯到隋唐年间,
我们知道当时的驿站是专
门为朝廷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
换马的场所。
想来,
当年玄宗
给杨贵妃送荔枝时,
选择的就是这种快递。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
邮驿历史已长达
3000
多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
221
年),在全国修驰道,
“车同轨、书同文”
,建立了以国都
咸阳为中心的驿站网,制定了邮驿律令,如竹简怎样捆扎、加封印泥盖印以保密;如何为邮
驿人马供应粮草;邮驿怎样接待过往官员、役夫等,形成了我国最早的邮驿法。
汉代邮驿继承秦朝制度,并统一名称叫“驿”
。邮驿还随着“丝绸之路”的形成而通达
印度、缅甸、波斯等国,即发展了国际快递。并开始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
书要由专人、
专马按规定次序、
时间传递。
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
注明时间,
以明确责任。
隋唐时期,
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
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
向四方辐射,
直达边境地区,大致
30
里设一驿站。全国共有陆驿、水驿及水陆兼办邮驿
1600
多处,行程
也有具体规定,并制定有考绩和视察制度,驿使执行任务时,随身携带“驿卷”或“信牌”
等身份证件。
宋代由于战争频繁,
军事紧急文件很多,
要求既快又安全,
因而将由民夫充任的驿卒改
由士兵担任。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
,并出现了“急递铺”
。
“急递铺”设
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金牌一昼夜行五百里,银牌四百里,铜牌三百里。急递的驿骑马脖
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
风雨无阻,昼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
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
到了元代,将邮驿改称为驿站。
明代由于海上交通日渐发达,
随着郑和七下西洋,
还开辟了海上邮驿。
还设立了递运所,
1
这些独立于驿站,
专门从事货物运输的组织,
其主要任务是预付国家的军需、
贡赋和赏赐之
物。
到了清朝,驿站开始使用“勘合”和“火牌”作为凭证。凡需要向驿站要车、马、人夫
运送公文和物品都要看“邮符”
,官府使用时凭勘合;兵部使用时凭火牌。使用“邮符”有
极为严格的规定。对过境有特定任务的,派兵保护。马递公文,都加兵部火牌,令沿途各驿
站的接递。
如果要从外到达京城或者外部之间相互传递的,
就要填写连排单。
紧急公文则标
明四百里或者五百里、六百里字样,按要求时限送到。但不得滥填这种字样。
驿站管理至清代已臻于完善,并且管理极严,违反规定,均要治罪。清代末年,近代邮
政逐步兴起,驿站的作用日渐消失,于是,1913
年
1
月,北洋政府宣布全部撤销驿站。
驿站在我国古代运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在通信手段十分原始的情况下,
驿站负
着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信息传递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物流信息的一部
分,也是一种特定的网络传递与网络运输。我国古代驿站各朝代虽形式有别,名称有异,但
是组织严密,等级分明,手续完备是相近的。封建君主是依靠这些驿站维持着信息采集、指
令发布与反馈,
以达到封建统治控制目标的实现。
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
科学技术发展
的水平局限,
其速度与数量与今无法相比,
但就其组织的严密程度,
运输信息系统的覆盖水
平也不亚于现代通信运输。
可以说那时的成就也是我们现代文明的基础的一部分。
驿站与当
今的邮政系统、高速公路的服务区、货物中转站、物流中心等,是否有异曲同工之美?
甚至有人说,
从沈阳市的历史发展来看,
它就是由古代驿站起家,
逐步进化到当代这样
一个大都市。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正确率有几何,至少,古代驿站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